学习笔记
将万物还原为简单基本定律的能力,并不蕴含从这些定律出发重建整个宇宙的能力。 ----Philip W.Anderson
层级;对称;标度;涌现
1)这个世界的事物可以分为不同的层级,学科就是比较常见的一个分层概念,不同层级有不同的术语体系,遵循不同的规律; 2)在同一层级中,事物往往呈现严格的对称性,对称越标准,视觉美感更强烈。 3)不同层级的对称性会随着层级跳跃发生拉扯,往往会失去其对称性,譬如神经元本身是对称的,但它的对称在神经元形成的大脑网络这个层级上便失去了。 4)涌现:10亿个神经元形成的大脑涌现出了新的实体,所谓的意识和思想便出现了。
个人感受:也许存在着许多个平行世界,但最终它们都指向同一个坐标,在那个世界所有元素又归于统一。
斯坦诺维奇提出的三重心智模型:
自主心智-- 举例:ENB(封装过的知识库),主要靠演化习得,知识以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库的形式存在,根深蒂固; TCLI(精细编码过的学习内容),内隐学习,学过的知识都是经过精细编码而不是粗糙编码存在大脑中,我们所推崇的刻意练习就是如此。
算法心智-- 如策略,功能系统,强调how,怎样利用技巧或方法将某事完成的更好。
反省心智-- 信念、目标、一般知识,强调why,思考为什么去做一件事情或者不做一件事情,内心的大原则都是此块产生。
心智演化的基础原理:
网络科学-----------认知&神经&心理科学----------------创作----------
小世界原理(神经元网络演化出一定时空结构)--------->大脑喜欢模式
无标度网络,节点度的分布是幂律分布。之所以称它们是无标度的,是因为不同规模复杂网络中都发现了节点度的幂律分布现象。
高效的读书方法:主题阅读
大脑先天具有很强的模式处理能力,能够快速识别事物之间细致差别,做任何一件事情要找到好的答案,要思考如何批量。
人类大脑善于找不同,不善于深度学习。将100本写作图书放在一起,很容易理解写作的一些关键细微之处。
大脑爱模式如何应用到写作
逆向利用空间的模式识别
逆向利用时间的模式识别
逆向利用时空的模式识别
时空隐喻
时空隐喻是指人类以思考空间的方式思考时间。
时空隐喻来源于身体的直接体验,涉及诸如“上下、内外、前后、开关、深浅、中心-边缘”等一系列概念。
Think out of the box. 主要的思想是要打破人类思维传统的模式,陌生产生了巧妙感觉。
人类大脑善于脑补,利用词汇和语言作为模因诱发错觉
简单来说,如果我们想要写“炎热”,不用直接写,可以用“汗流浃背”,“脸上火辣辣”之类的词来行动,反其道而行之,故意不写全从而营造氛围。
随机网络原理(神经元网络更容易被新刺激抓住)---------->大脑喜欢惊奇
生存优先原理(神经元网络更关心生存)---------------->大脑喜欢情绪
无标度网络原理(神经元网络更关心启动者优势)---------->大脑是个吝啬鬼
认知负荷
认知负荷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在工作记忆中进行信息存储、信息提取和信息加工处理等一系列活动时付出的“心理能量”。
认知负荷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内在认知负荷;相关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
内在认知负荷
内在认知负荷与学习内容要素交互的复杂程度有关。
当学习要素之间的联系较复杂,而学习者又未掌握信息加工所需要的相关知识时,就会出现较高的认知负荷。
外在认知负荷
外在认知负荷受要求个体投入到学习环境中的心智资源的影响,结构性强的信息会使外在认知负荷最小化,反之则会造成较高的外在认知负荷。
相关认知负荷
相关认知负荷是指学习概念时工作记忆需要建立新模型或者激活已有模型的数量。
相关认知负荷主要用在更深层的图式建构和存储,以及对学习活动的检测和对学习策略的关注。
认知负荷最小的三种路径
简单反应时:能用简单反应就用简单反应,能不用选择就不用选择
不超过四个组块:同时处理组块的能力受限于7加减2,一般人类大脑处理四个组块最舒服
不超过五个搜索层次:人类大脑信息的搜索深度与层次不会超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