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作业
我的小传
从小到大都做不好自我介绍,我猜想是自我意识不够成熟的缘故,意识贫乏导致语言层面缺少表达的素材;或仅仅因为太过羞怯,总想着快点结束,欲速则不达。用文字的方式来介绍自己,实在陌生,我且勉力而为!
小学以前,我也很调皮,与一般孩子靠音量和哭闹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不同,我习惯“用行动说话”:在冬天大家围着火炉烤火的时候,仅为出一口怨气,向一个之前经常逗我的邻居,投入背后衣领一截吸了一半的烟头,瞬时旱地拔葱一般蹦离大地的他,口中骂骂咧咧,让我开心了好一会,虽然我也为此付出了小小的代价;一次我被亲戚领着和弟弟去逛超市,看到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各种美味,它们一排排竖在那儿翘首期盼却到不了最爱的人身边,多么悲伤的现实呀!于是决定带领我弟“劫富济贫”,不想那时科技已经如此发达,行动实施后还未走出五步,摄像头便捕捉到了我们的英勇事迹,被请到保安室里谈话,后来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两位平均年龄不到6岁的“小英雄”竟被请到了派出所喝茶,去的路上脑中莫名营造出一种“慷慨就义”的悲壮气氛;另一件关于我童年的印象是:可能被当年“黄飞鸿”、“张三丰”之类的国产武侠剧洗脑的原因,我还极其迷恋所谓的“功夫”,没有作业和伙伴陪伴之时,喜欢一个人溜到没人的巷道去操练一番,招式拳路多种多样——神风拳、铁头功、排风掌、铁鹰爪等等,皆为独门绝招。正好那会各种所谓文武学校盛行,自认为新一代武学奇才怎能错过此等大好机会,自然慕名而去,潜心在自己的世界里当了许多年大侠。
再大些,上了学,不知怎的却也安分了许多,虽然仍然保留了一些关于自己独特世界的想象,但也多明白了许多事理,礼貌了不少。比如说人与人、事物与事物、人与事物之间都有许多表面上虽然难以用肉眼去测量、但客观存在的界限,重要的是不要为己方便而随意逾越它们。越过了小学后,初中与高中,学业渐渐成为了生活的重心,父母和师长的督促多少让自己收敛了一下贪玩之心,中间虽有波澜,未成风暴,顺利高中毕业。机缘巧合,来到了西南某高校学习计算机,大概选择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比较符合我当时的趣味。
第一次离开家长和熟悉的环境,独立开启生活的新篇章。然而,心智并不成熟的自己完全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开设的课程听过几次后觉得并没有太大意思,后来也就纯粹为了应付考试。不过,闲暇太多反过来也会激发自己的罪恶感,有过间获的反思,正好看到了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说如果大学时间太多,应该多去图书馆。图书馆做什么呢?那就看书吧。然后列出了大学必看的几十本书。嗯,还记得《文化苦旅》位列其中。总之,与书的真正结缘大概始于那段无所事事的时光。也许是由于我能够忍受安静的品质,我还真的就开始喜欢上看书了,刚开始是各类经典文学,然后是人物传记、历史传记,后来书的类别也就不那么计较了,仅看书这件事情能让我摆脱诸多外界的烦扰。不过,发现知识转化的效率太低,我渐渐觉得什么地方出错了。许久,未尝得其法。而时间总是不经意就从我们身前窜到身后,多年过去,我依旧是那个稚嫩的少年...
此刻回首看到的那么多优秀的人,他们努力在正确的方向,不禁感叹自己的成长速度实在太慢。庆幸的是仍未丢失自己作为儿童时的好奇心,希望能去探索世界太多的未知,毕竟还是有趣!
未来的自己,希望你能给出一份更好的答卷!